在中美互加关税之后,美国财政部公布了财长努钦近期赴华谈判的消息,这与美国总统川普最近说的谈判仍将继续相一致。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高层目前力主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旷日持久的贸易战阻碍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一名政策内幕人士匿名表示:“我们仍有弹药,但可能不会全部使用,目的是要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文章分析,在中国的报复选项之中,没有一项不带有潜在风险。
据报道,中国目前只剩下大约1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可实施报复,比如原油和大型飞机。相比之下,川普还手握着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可以威胁。
贸易分析师称,中国可以以牺牲美国公司为代价来奖励其他全球公司,比如用空中客车代替波音。但这种非关税报复手段会加剧人们对中国不公平竞争的看法,从而刺激一些公司将采购或投资转移到国外。目前,川普已经呼吁美国企业将生产转移回美国。
分析师表示,人民币贬值可能有助于减弱美国提高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但人民币急剧贬值或将引致资本外逃。中国高层已多次表示,不会诉诸人民币贬值来提振出口,且中国央行也表示不会把汇率作为应对贸易摩擦的工具。
投资者担心,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会抛售美债,以推高美国借款成本来惩戒美国。但多数分析师认为,中国不可能采取这样的行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划不来。
虽然外媒唱衰,但中国媒体自从中国新闻联播强势对美国表态“要谈便谈,要打便打”之后,就一改沉默是金的路数,一路高歌,气势如虹。
日前中国政务官媒长安剑发文指出,贸易战硝烟之下,美国的极限施压将会使中国获得三大超能力:第一,超级全球扩张能力;第二,超级创新能力;第三,超级内需扩张动力。
文章称,美国在贸易上的极限施压,必然会导致一批中国外贸型的企业向全球范围内扩张。而中国人自力更生的力量一旦被激发,在这个有巨量工程师基础和有巨量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国家里,创新能量超乎想象。中国实行全方位开放,从不依赖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国的市场比美国更大,中国市场潜力比美国更大。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