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5月燃起战火,从关税战,到口水战,美国封华为,中国有稀土。双方互亮王牌,摆出死磕到底的架势。

据美国之音等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6月5日发布了一份长达50页的关键矿产战略报告,提出了6项行动纲领丶24项目标和61项建议。其中包括增加国内供应,以减少因依赖进口而造成的“战略脆弱性”。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重要的矿产经常被忽视,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现代生活。联邦政府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确保美国不会被切断这些重要材料的供应。
报告显示,在美国政府认为“至关重要”的35种矿物中,有31种主要来自国外,14种完全依赖进口。
观察者网报道称,在这35种关键矿物中,19种矿物的顶级生产商为中国,占比超过50%;13种矿物的顶级供应商为中国,占比也达到了37%。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防部官员6月5日透露,正与全球多家稀土公司就稀土供应展开谈判,这是寻求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计划的一部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刊文称,专家认为,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而自行开发稀土矿的做法,只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因为,美国显然在该领域尚无成熟技术。
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中国的稀土储量仅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由于中国控制了几乎所有的稀土加工设施,因此中国占美国稀土进口的80%。
中国方面把稀土看做在贸易战中反制美国的重要筹码,在日前召开的“稀土行业企业座谈会”上,中国虽然没有抛出这张王牌,但是却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国发改委及相关企业强调,打击私挖盗采丶违法生产丶黑矿走私,强化稀土产品出口管制,加大行业整顿力度,严禁优势核心技术外流。
早在2011年,日本就通过走私的方式,摆脱中国的禁令。外界分析,如今的美国也可以效仿日本当年的做法,避开中国可能会发布的稀土禁令。然而,中国突然宣布严打走私稀土和保护优势核心技术,体现了积极备战的决心。
据总部在北京的多维报道,中国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安静的布一盘大棋,打击稀土黑市,整顿产能过剩,甚至在2018年调整自身在国际稀土交易中的位置,逐渐转变成世界第一大稀土进口国。
文章分析,中国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赚钱,更在于要改变以往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规模化扩张,进而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这一点在中美贸易战呈现持久战态势之际显然更有必要。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