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上半年GDP为45.0933万亿元人民币,今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2%。中国官媒认为这个速度在合理范围内。
然而,美国总统川普可不这么想,他7月15日发推特说,“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长率是27年以来最低的。美国的关税对想要离开中国去非关税国家的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成千上万的公司正在撤离。这就是中国想要与我们达成协议的原因。”他再次强调,关税由中国埋单,而非美国纳税人。
北京时间7月16日,中国官媒《环球时报》驳斥川普以及部分媒体唱衰中国经济增速的论调,摆明中美贸易战之下,中国“扛得起,耗得住”。
文章称,中国季度增速降到6.2%,那也几乎是美国的两倍。美国爆棚的自信有点怪。美国及国际上的独立机构反复论证,关税最终将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美方迅速对中国GDP增速继续放缓发出夸张的评论,是对贸易战久拖不决感到焦急。这也是川普为了连任总统而发起的“舆论战”。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是中国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而贸易战正好叠加在这一调整上。
文章称,中国除了对美贸易在下降,与其他几个大经济体的贸易额都在上升。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下降并未能够刺激其国内制造业的真正重振,而是从中国的进口转为其他国家的进口。
总部在北京的多维报道称,就在川普发推表示,中国急于达成协议的同一天,美国财长努钦在白宫上演了火速拆台的戏码。努钦在本周一举行的记者吹风会上表示,中美都急于达成一份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努钦同时透露了中美贸易谈判重启的进展情况。
努钦说:“我们预计本周将再次举行高级别的电话会议。如果能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很有可能晚些时候前往中国。”
据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美方前往中国谈判有一前提。在敲定面对面会谈的具体日期前,美方希望中国明确以什么样的文件作为磋商基础。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