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宣布贸易谈判重启之后,双方仍处在电话沟通阶段,尚未有面对面会晤安排。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接受福斯商业台专访时透露了中美双方贸易代表通电话的重点内容,美方希望中方不要收回原本已经做下的承诺。
据报道,罗斯说,中美贸易谈判“不只是10分钟”,而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现在,根本问题是,中国在改变心意之前,是否会回到之前谈判的进度?”罗斯说,这是双方在电话上讨论的重点。
他还谈到谈判中触及的其他重要议题,还包括结构性改革丶知识产权盗窃问题丶贸易不对等丶国家补贴,以及执行问题等。
《华尔街日报》17日刊文称,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停滞。知情人士说,虽然两国官员本周将再次通话,但是在做出承诺之前,中国将观望美国在华为问题上的行动。
事实上,不仅中国在观望。美国总统川普也一样。他近日在推特上公开表示对中国失望,他说中国答应了,但没有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他还公开表示,自己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关系不再亲近了,并威胁有可能对另外3000亿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
北京时间7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川普加税的威胁,称:如果美方加征新的关税,无异于给双方的经贸磋商设置新的障碍,只会使中美达成经贸协议的路途更为漫长。
美联储17日公布了由旧金山联储编制的最新经济展望调查报告褐皮书,数据采集自12个地方联储,采集时间为5月25日至7月8日。褐皮书指出,从5月下旬到7月初,美国经济活动继续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与上一报告期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尽管各地对与贸易有关的不确定性升温的负面影响有所担忧,未来数月美国经济前景依然正面,料将维持温和增长。
此前,中国发布了上半年GDP数据,增长率创下27年来新低。川普说,中国经济放缓正是以为美国加征了高额关税,所以中国急于达成协议。
《德国之声》综合德语媒体观点报道称,只要中国政府愿意,可增加贷款给国企,从而刷高经济数据。所以,增长率显著下滑,事件本身并不值得担心。而造成这轮经济降温的背后原因,才真正引人忧虑。
报道称,用增发贷款这种方式促成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早晚会酿成灾难。中国政府希望摆脱低效投资丶实现消费内需拉动型增长模式,如果这一目标达成,那么增长率下滑,可以是一件好事。
文章也指出了相反的一面:如果造成增长率下滑的原因是中美贸易战,那就再糟糕了。对于中国而言,极高的关税现在已经构成了重击。出口贸易额大幅下挫丶制造业外迁将会使中国经济的转型变得愈发不可能。中国政府将会继续依赖债务丶依赖错误的投资,而这种依赖性甚至还会增强。还有一大风险就是中国可能会在这种局面下大幅转向民族主义,届时,受威胁的就不只是全球贸易。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情况恰恰就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关于GDP增长率下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说:“中国本可以采取强刺激政策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改革创新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