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国人屈冬玉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但最近,美国《外交政策》发布了一篇报道,曝光了美国是通过何种手段阻挠屈冬玉当选的。

报道称,今年6月2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第41届大会,并举行总干事选举。候选人有三位,原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格鲁吉亚前农业部长基尔瓦利泽以及法国前农业部长凯瑟琳。
最后,屈冬玉在第一轮投票中便获得了投票总数191票中的108票,直接高票当选。
而这次选举的背后也充满跌宕起伏。就美国内部来说,早在今年1月,美国负责国际组织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文·莫雷就提出,要扶持格鲁吉亚前农业部长基尔瓦利泽参选。
但由于格鲁吉亚只是亚洲一个人口少丶面积小的国家,平日里并没有积极参加粮农组织的活动,在联合国中也无甚威望。所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丶美国农业部以及美国驻罗马大使馆都表示,希望支持法国前农业部长凯瑟琳。
而无论如何,美国政界达成的共识都是,绝不能让中国人当选。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美国国内连支持基尔瓦利泽还是支持凯瑟琳都未能达成共识。
美国国务院只好选择在6月18日,距离投票还有5天的时候,知会各国外交部门,鼓励他们向基尔瓦利泽和凯瑟琳投票,但别给中国参选人投票。并表示:“新任总干事不应是用职位为国家谋利益的人。”
6月22日,就在选举结果公布的前夜,美方及欧盟相关人士在罗马举行了盛大的联谊晚会,邀请到了许多粮农组织成员国到场。但包括候选人屈冬玉在内,中国参选团队无一人接到邀请。
然而最终结果证明了人心所向。基尔瓦利泽最后仅获得了12票,凯瑟琳获得了71票,屈冬玉以108票高票当选。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