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馆无人继承纷纷关门 店主:这样挺好的

佛罗里达华人资讯网   2019-12-24 13:51:32
收藏
在买下了哈德逊谷(Hudson Valley)的美式中餐馆Eng 's 40多年后,薛汤姆(Tom Sit)终于开始考虑退休了。

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薛先生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他在年轻时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在同一个厨房里做饭,总是把车停在同一个位置。他让他的常客坐在同一个餐桌:他的三个女儿做作业的那张桌子。

两年前,在妻子薛菲莉(Faye Lee Sit)的坚持下,他开始每周休假一天。然而,这是不可持续的。他76岁了,他们很快就要当爷爷奶奶了。每周工作80个小时太辛苦了。但是他已经长大的女儿们,她们有大学学位和高薪工作,不打算接手餐馆的生意。

在美国各地,像Eng 's这样的中餐馆的老板都准备退休了,但却没有人可以接手生意。他们的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和长大,他们追求的职业不像食品服务那样需要体力劳动。

根据餐馆点评网站Yelp的最新数据,中国餐馆在前20大城市的份额一直在下降。五年前,这些地区平均有7.3%的餐馆是中餐馆,而现在只有6.5%。这反映出,在这20个城市总共增加1.5万家餐厅的同时,中餐馆却减少了1200家。

即使在美国最古老的唐人街所在地旧金山,中餐馆的比例也从10%下降到了8.8%。



人们对中餐的兴趣并没有减退。在Yelp上,中国餐馆的平均浏览量并没有下降,平均评级也没有下降。

与此同时,印度、韩国和越南餐馆的比例在美国全国范围内保持稳定或上升。

餐饮业一直都很艰难,不断上涨的租金和外卖应用还在帮倒忙。对移民和会计的严格规定也使得以现金为基础的餐馆更难开展业务。

但这些并不是中国餐馆特有的因素,也不能解释关闭餐馆的浪潮。相反,一个重要的原因似乎是移民二代的经济流动性。

“这些餐馆的关闭是一种成功,”珍妮弗·李说。李曾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她在《幸运饼干编年史》(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一书中记录了中国餐馆的崛起,并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寻找左宗棠鸡》(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这些人来烧饭,这样他们的孩子就不用做饭了,现在他们的孩子也不用做饭了。”

其他移民群体也遵循类似的模式。随着社会流动性和包容性,移民的孩子比他们的父母更少拥有自己的企业。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亚裔美国人成就悖论》(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的合著者珍妮弗·李(Jennifer Lee)说,“在某些方面,这些后代正在找回他们的父母在移民过程中失去的地位。”(她和詹妮弗没有血缘关系。“他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继承这些业务。”

而当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企业家后,这些孩子往往在科技或咨询等行业工作,而不是在食品服务或美甲沙龙。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标签 移民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