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粪便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公厕成传播源

佛罗里达华人资讯网   2020-02-02 00:10:14
收藏
北京时间2月1日晚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召开记者会称,该院肝病研究所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此前,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表示,除了呼吸道传播,新型病毒有没有通过血液传播、粪便传播、污染物品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此次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病毒RNA阳性,不久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证实曾在患者的肛门与粪便中,发现病毒核酸说明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通过粪口传播。

也就是说,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大便之中存活,所以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进行传播,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没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触了别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同伴就可能会被感染。

除了将食物洗净煮熟,“饭前便后”洗手是切断消化道传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洗手时应注意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并用流动水冲洗,时长不少于20秒。

研究人员表示,切断粪口传播,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消化内科医生应该高度关注新冠肺炎不典型症状,针对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另轻症在家隔离的患者,要尽可能避免与家庭成员共用厕所。

对此,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安全实验室表示,核酸检测呈阳性代表在粪便中存在活病毒的概率非常高,病毒在肠道中,更有可能会增殖,然后再传染给其他人

值得关注的是,感染患上完厕所,冲水时粪便上的病毒挥发到空气中,其他人会通过呼吸这些空气,也有可能受到感染。

因此如病人病情严重,肠道中的病毒会非常多,公厕将会是非常危险的传播源。

周六晚中国生态环境部紧急部署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的监管工作。要求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需高度重视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的监管,做好医疗污水收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等监督。

对于已经发生疫情的地方,需要加强对医疗污水消毒;城镇污水处理厂亦需加强消毒,确保出水大肠菌群指数,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扩散传播。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标签 新型肺炎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