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华人资讯网4月13日报道(记者Eva)上周,一年一度的IvyDay(藤校放榜日)8所藤校公布了录取情况,虽然哈佛、哥大、普林斯顿录取率均降至不足4%,但细心的家长发现,录取人数与往年相比并未有大幅降低,有些学校还比去年多录取了十几个人。
以综合排名第二、最受海内外华人推崇的哈佛大学为例,2021年(2025届)学校最终录取了1968名学生,去年录取了1980名学生,从录取总人数来看,几乎没有变化。只是今年取消SAT考试,让很多之前担心达不到SAT门槛的孩子可以大胆地申请,今年哈佛的申请人数比去年增加1.7万余人,申报人数上涨了42%。
图片来源:Peer Barg
对于加州大学系统(UC)来说,情况也是如此——20多万名学生竞争约4.6万个加州大学的新生席位,取消SAT的后果在今年全面凸显。
爬藤越来越难,歧视阴魂不散 都说美国顶级本科申请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学生不仅要在高中4年一直维持较高的平时成绩,还要准备SAT考试、选修AP课、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竞赛和准备符合所申请学校口味的申请文书。疫情以来,全美日益高涨的对亚裔和华裔的仇恨歧视也对华人孩子的高校申报蒙上一层阴影。虽然2020年加州华裔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反Pro16法案(按种族比例分配高校录取、招聘就业等不公平竞争法案)取得了成功,但加州公立高校体系依旧做出向某些族裔倾斜的举措,影响华人孩子靠能力和实力的公平竞争。
本网近日报道,北加某顶尖公立高中未有一位亚裔学生被UCB或UCLA的CS专业录取,最好的学生也不过进入学校的waitlist,申请CS专业的学生全军覆没。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记者采访了一些申请到理想优质大学的华人学生,也走访了部分升学辅导机构,希望帮助家长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成功秘笈。
被斯坦福和耶鲁争抢的华人女孩 小西在外人眼中是个不爱声张不那么显眼的华人姑娘,她是移民三代,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父亲在美国出生长大,奉行的是精英教育理念。为了子女的教育,Sianna的父母做出了很大的牺牲。Sianna的高中是位于Temecula的一所特许学校,举家搬迁100公里住到她的高中附近,教育是主要动力。
小西不仅收到斯坦福和耶鲁的录取通知,加州的UCB、UCLA和UCI都给她直接批准了奖学金。从母亲提供的学术成绩来看,小姑娘具备压倒性优势。虽因疫情没能参加SAT考试,但她的GPA未加权4.0,加权4.76,获得过国家AP奖学金和国家荣誉奖章。
课外活动: 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实习
计算神经科学数据分析实习生
在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在内的几所T10大学参与了机器人研究/工程项目
在国家级多项科学和计算机竞赛获奖
在一些非营利组织和公司的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奖学金
人工智能播客总监
科学与艺术出版物内容创作者
很多有选择性的计算机科学营地
在多个全球STEM组织的分枝机构从事项目和社区服务
奖项: 在国际专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计算机科学奖
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奖
斯坦福研究奖学金
总统社区服务奖学金奖
国家科学和计算机竞赛奖/国际决赛(总共有10项)
就在记者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地看完这些荣誉后,她母亲说,学校的俱乐部(science olympiad、chemistry club、engineering club、ASB、NHS等)她都参加了,并且是总裁领导职位。还有本地义工活动、演讲竞赛等,这些都没有写到申请书上。在自我介绍里也没有包括孩子获得的各种地方级别的奖项。
当记者问及如何准备面试、如何在这个环节引起面试官的兴趣时,小西平淡地说:“没有为面试做太多准备。面试时谈到了我的一些课外活动和我喜欢的大学。只要跟着对方谈话内容回答就好,没什么好强调的。如果你是一个强大的申请者,那么你就有竞争力。真的没有什么诀窍!”
一天辅导班没上过进入伯克利数学系
图:UCB校园(图片来源:网络)
小宇,一个热爱数学的男孩。因为7到8年级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做了一款游戏的编程,发现自己的数学似乎没那么好,给编程拖了后腿,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自学数学。据母亲介绍,小宇7年级时全家移民美国,他在北加一所非常小众的崇尚身、心、灵、精神平衡发展,推崇自我教育的私立学校就读,父亲是软件工程师。
小宇母亲并不像很多家长每天督促他学习、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和课外班,从他们选择的小众又自由的私立高中就可以看出,家长完全不是用功利心去逼孩子,反而是家长和学校都一直保护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从小宇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自己在网上找各种资源自学,还在学校成立了一个Math Club给其他数学不太好的同学讲课。在高中阶段小宇已经修完了微机分高阶和理论数学这些大学课程,在10年级时参加SAT考试,取得1390分、数学满分的成绩。
由于家长对升学方面完全不懂,除了学校强制要求每年25小时的社区服务义工外,家长没让他参加过任何竞赛。小宇母亲直言完全不知道什么是AMC(全美数学竞赛),直到11年级快结束时才被别人影响去找了升学顾问,小宇也是从那时起才参加全美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等比赛,他的GPA未加权是4.0。
据母亲介绍,小宇在学校并不是特别拔尖的学生,他的一个华裔女同学还被MIT(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了。母亲很自豪他一天辅导班没上过,完全是凭着对学习的兴趣去学,而不是为了应试。她认为学校录取审查也应该是看中了小宇自我管理、自学成材的特质和现在就非常明确的数学研究方向。当记者告知刚报道过北加顶尖高中华裔申请UCB和UCLA的CS专业没人被录取时,小宇母亲很吃惊,说自己知道的就有近20个进入UCB或UCLA CS专业的华裔孩子,所以她一直认为自家孩子没那么出色。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