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泉忠(台湾中央研究院学者,东京大学法学博士) 摘要:韩国瑜及国民党在2020年大选中以惨败收场,持续半年的“香港因素”是蔡韩气势逆转关键。“本土化”后社会环境本来就不利于国民党,幸好“两岸关系”曾是王牌,如今又失灵。倘败选后仍不面对其陈旧的“国家论述”,以争取年轻人支持,重返执政之路将遥遥无期。
——————————————————————————————————————————————————
(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于2020年1月11日在台湾高雄上台承认败选时鞠躬。图片:AP)
台湾地区2020年大选尘埃落定,韩国瑜挑战蔡英文并未成功,蔡不仅顺利连任,并成为史上的得票数最高的当选人;立委方面,民进党守住过半席次,国民党则在浊水溪以南全军覆没。国民党的再度惨败,为这家百年老店增添了一抹沧桑感。重点是经历过此次败选,国民党还有重返执政的机会吗?
不过是一年之前,当时韩夹着“九合一选举”的气势,如日中天;而蔡英文则因败选,辞去党主席,声望一度跌到谷底,那时台湾的主流舆论,皆认为:小英连任无望。
导致蔡胜韩败的诸多因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蔡英文及民进党咸鱼翻身,并在一年后逆转胜,狂赢韩国瑜两百多万票?反过来,让韩国瑜的光环迅速褪色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韩国瑜的个人因素,还是国民党所面临的难以调和的结构性困境?
此次蔡胜韩败原因众多,荦荦大者包括年轻族群的投票行为倾向投给民进党、台湾经济因中美贸易战及日韩交恶而受益、美国在调整对中关系战略下不断出炉“友台”法案、拥有民粹主义形象的韩国瑜历练不足且对外政策摇摆不定等等。然而,在此次大选成为关键因素,并起到成功使蔡韩支持率发生逆转效应的,无它,正是-----“香港因素”。
“香港因素”是韩国瑜败选关键 去年年初,北京发表对台讲话,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展示了崛起后的中国大陆统一台湾的自信。另一方面,四十年来“一国两制”在台湾接受程度一直偏低,此次谈话随即让蔡英文“捡到枪”,让她在网路的声浪快速倍增,成为“辣台妹”。
更为重要的,是去年下半年震惊世界的“香港风暴”。“反修例风波”连日来长期占据台湾媒体的头条版面,这样的“成功典范”的确让众多台湾选民犹豫,也对在香港问题上态度摇摆不定的韩国瑜产生不信任感。
自从2005年国共步入和解以来,“稳定两岸关系”向来是国民党的王牌,然而,去年以来的“香港风暴”使这张王牌失灵,甚至沦为“选举毒药”。
如何面对“国家论述” 争取年轻人 重点是,失去两岸关系这张王牌后,国民党还有什么可以得到台湾主流民意的认同?
根据过去20多年来历届大选的经验,台湾社会在每次选举都聚焦在两大价值如何选择的议题上,是要“经济民生”,还是“政治自主”?
经历了1990年代以来台湾政经文化的“本土化”后,环境上对仍拥抱“终极统一”的国民党本来就不利,如今连两岸这张王牌也失灵,而且香港的动荡不安可能长期化。倘要继续在台湾生存,继续维持成为足以与民进党分庭抗礼的大党,败选后的国民党将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是否进一步“本土化”,以及如何修改其“国家论述”,以吸引年轻世代的问题。
否则,一味地倚靠等待“奇人”如韩国瑜的出现,或被动地等民进党做烂,如此的国民党,还有重返执政的可能吗?
注:林泉忠公众号No.79作者:林泉忠。初稿原文〈国民党将永无重返执政的机会?〉《多维新闻网》,2020年1月12日。本文为修改版,于公众号《 林泉忠公衆号》独家发布。编校:李安东。
—————————————————————————————————————————————————— 本文经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 林泉忠公衆号》
本文不代表华人资讯网观点
编辑:Dorit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